白鹿泉乡:以文旅产业为抓手 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2023-11-06 来源:鹿泉区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打印

土门关驿道小镇位于白鹿泉乡东土门村,是在古驿道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借鉴糅合了陕西、山西、河北三地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和独特的饮食文化。游客在这里可以踏寻秦皇古驿道、品尝晋陕风味美食、体验土门关历史鼎盛时期的繁荣景象和民俗风情。它只是白鹿泉乡发展特色旅游中众多网红打卡地之一。
近年来,白鹿泉乡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以发展文旅产业为抓手,发展乡村游等特色旅游,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以太平河为界,土门关驿道小镇分南北两个区域。北区以晋、陕、冀三省美食及作坊文化为主,还有聚集众多手工艺者的匠人巷,一店一品,一味一绝。南区以休闲体验、亲子娱乐、非遗手工、住宿业态为主,将时尚生活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有茶楼广场、非遗小街、啤酒广场、休闲咖啡厅等。
“自2017年开业以来,土门关驿道小镇以晋陕冀三省特色美食和驿道文化为主。我们还举办了各类型的活动,来丰富我们小镇的业态,比如说春天的驿道文化节、夏日美食节、秋游市集、冬季的传统特色灯会,成为京津冀游客休闲放松的一个好去处。截止到目前为止,2023年我们已接待省内外游客500万人次,其中省外游客占比20%。”土门关驿道小镇企划部经理高荣芳说。
依托太行山村资源,白鹿泉乡打造民宿 60 多家,在高端化、精致化上取得初步成果。走进段庄村“鹿野山房”“椿熹小院”等特色民宿,屋外绿树成荫,屋内空调、电视、厨具等一应俱全。一批闲置的老宅子经过精心改造,成为了白鹿泉乡发展旅游的特色民宿,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
段庄村是一个拥有500多年历史的传统农业村,1993年开始建设新村,大部分村民迁出,导致老村80%房屋闲置,成为“空心村”。2021年,在乡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村两委决定以党支部的名义引进社会资本,对旧村进行保护性开发,整合闲置农宅,大力发展民宿经济。
“在发展民宿的基础上,我们村把太行山一带2000多年的晒秋传统农俗,用现代寓教于乐的方式、有冲击力的场景,重新打造出来。”段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段艳云一脸兴奋,“两年来,段庄村每年都会组织晒秋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京津冀游客到段庄村打卡,住民宿、品农俗。”
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完善的配套设施、优美的生态环境,近年来,白鹿泉乡打造了西部长青休博城、土门关驿道小镇等知名旅游景点,积极创建水峪、谷家峪、东土门村等旅游名村,举办民俗活动,开展研学业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京津冀游客。
记者 张驰
编辑 刘晓霞
审核 刁志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