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鹿泉区人民政府网站!
繁体版 丨 简体版
李村镇前东毗村:深耕“沙土地” 掘出“聚宝盆”
2023-04-14  来源:鹿泉区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李村镇前东毗村两委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积极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模式,充分利用本地沙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果、中药材和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走出来一条“支部有作为、集体有收益、百姓得实惠”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之路。
这几天,在李村镇前东毗村的油蟠桃园里,粉红的桃花和金黄的油菜花竞相绽放、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别致的春日盛景。前东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丽斌说,在蟠桃树下种植油菜花,不仅能够丰富春日美景,吸引市民游客拍照游玩,待到油菜籽成熟收获后,油菜杆则深翻入土作为绿肥使用,即可以提升土地肥效,又可以提高蟠桃品质。
目前,园区里的桃花基本上到了花期后期,油菜花正处于盛开期。园区下一步重点要做的是防虫,挂糖醋瓶、粘虫板等工作。随后,就要开始疏花疏果、套袋等工作。
前东毗村位于我区北部是黄壁庄水库移民村,多年来大多数农户一直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由于传统种植模式的分散化
投入高、收入少,一亩地一年下来收入有限,随着近年来粮食种植规模化、机械化的发展趋势,改变农户个体传统的种植模式迫在眉睫。
为了找出一条适合前东毗村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2021年,前东毗村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形式,成立了前东毗村经济合作社。成立之初,大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有120多户农户以土地入股参与合作,全村820多亩土地流转至村经济合作社,开展农作物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当年,这820亩沙土地产出了193万元的效益。
经过一年的种植,农户每亩地收入分红1400元,同时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村集体合作社收入20多万元。
村民变“股民”,致富有奔头。看到合作社能为村民带来可观的收益,在2022年,陆续又有110多家农户带着自家土地纷纷参与入股。而尝到甜头的农户不光可以领到一份土地流转分红收入,还能在家门口打工,一年下来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张丽斌介绍说,为了进一步挖掘沙土地的农业产业发展潜力,前东毗村两委问计区农业农村局农经站,与保定安国中药材合作社积极交流对接,学习沙质土地作物种植经验、品种筛选、销售方式等。
记者 韩冰 滕欢
编辑 李星娴
审核 刘宇